在上世纪70年代,武打电影迎来了鼎盛时期,掀起了一股热潮,各种不同的武术流派让观众目不暇接,热情高涨。与此同时,一部关于少林寺的电影横空出世,引起了巨大的轰动,这部电影不仅在国内外风靡一时,还将嵩山少林寺推向了世界的舞台,成为了吸引游客的热点。这部电影便是经典之作《少林寺》,它不仅成为了当时的文化现象,也让功夫巨星李连杰一跃成名。
当时,《少林寺》的拍摄条件异常艰苦。嵩山少林寺内外景象荒凉,通往寺庙的道路破败不堪,寺门里也没有训练的武僧,只有十几位年迈的和尚。由于环境的局限,制作团队四处奔波,辗转多地寻找合适的拍摄地点,拼凑出电影的各个场景。然而,正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,《少林寺》最终问世,成为了影史中的经典之作。
展开剩余81%时光荏苒,当年观看这部电影的观众们早已迈入人生的新阶段,而影片中的演员们也各自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。令人惋惜的是,其中有三位优秀的演员,他们本被认为是安享晚年的人物,然而,他们早已悄然离世,令人感叹命运无常。
《少林寺》的拍摄时代是80年代,那时的武打电影没有现代的特效技术,所有的动作都依赖演员的真实功夫和一招一式的精准打击。影片中,不乏真正的武术高手,甚至包括武术大师。于承惠便是其中之一。
自幼便对武器充满兴趣的于承惠,尤其对剑术情有独钟。长大后,他进入体校深造中国武术,21岁时便摘得青岛市武术比赛的全能冠军。他最擅长的是“醉剑”,而且他还通过研究和整理一部古籍,创立了接近失传的双手剑法。此外,于承惠是螳螂拳的传人,还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螳螂剑法。
然而,由于一次意外受伤,于承惠不得不离开武术队,转而进入了影视圈,逐渐成为了演员。虽然他在进入演艺圈时已经43岁,但凭借扎实的武术基础,他很快在电影圈中崭露头角。尤其是在电影《少林寺》中,于承惠成功塑造了反派“王仁则”的角色。即使到了74岁,他依然活跃在演艺圈,白发苍苍的形象给人一种仙风道骨的感觉,无论是正派角色还是反派角色,他都游刃有余。遗憾的是,于承惠在2015年因病去世,享年76岁。
另一位在《少林寺》中的演员,昙宗师父的扮演者于海,也早已悄然离世。于海自12岁起便开始接触武术,成为了七星螳螂拳的第六代传人。20世纪60年代,我国曾组织过两次武术代表团赴国外交流,于海是其中的成员之一。当电影《少林寺》开始筹备时,制作团队便找到他,不仅邀请他与李连杰搭档出演师徒角色,还让他担任了剧组的武术指导。尽管那时他已经40岁,但他依然凭借出色的武技踏入了演艺圈,并很快取得了成功。之后,于海陆续参演了《南北少林》、《通天长老》与《太极张三丰》等武侠作品,站稳了脚跟。即使在众多作品中他并非主角,但他的存在依旧难以被忽视。与他合作的众多大腕演员,也让他成了不容忽视的武打明星。直到80岁,他仍活跃在影视行业。可惜的是,于海在2025年离世,演艺圈失去了一位卓越的武术大师。
电影《少林寺》中,还有一位因其参演而获得巨大关注的武术大师,他就是计春华。计春华饰演了电影中的反派角色“秃鹰”,他参演这部电影的过程充满传奇。当时,他仅是武术队的一员,得知《少林寺》剧组在招聘武打演员后,便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前去面试,最终获得了“秃鹰”一角。由于年轻时患病,他的头发和眉毛早早脱落,这使得他给人一种“凶恶”的外貌,完美契合了反派角色的设定。与其他演员对演反派感到抗拒不同,计春华却乐在其中,凭借出色的演技,他为观众呈现了一个个令人难以忘怀的反派形象。36年来,计春华凭借其塑造的各种恶人角色,成为了演艺圈的“国宝级坏蛋”。他参演的经典角色有《黄河大侠》中的“柳王爷”、《方世玉续集》中的于镇海、《新少林五祖》中的马宁儿等,每一个都让观众过目难忘。遗憾的是,这位深受观众喜爱的演员在2018年因病去世,年仅57岁。
另外,《少林寺》中还有一位低调的武术大师,他便是潘清福。潘清福饰演了王将一角,虽然戏份不多,但他在影片中的武打设计却异常精彩。更为引人注目的是,潘清福不仅是剧中的武打总设计师,还在武术领域有着辉煌的成就。8岁便开始习武的他,曾拜师于邓根立、王子章等名家,培养出了赵长军等武打明星,并且在武术界培养了南拳世界冠军郎荣彪。更为传奇的是,潘清福还参与了多个极为危险的公安行动,凭借自己过人的武技和胆识,成功捕获了众多犯罪分子,其中最著名的一次是他单枪匹马潜入一座废弃楼宇,成功捕获了犯罪团伙。2017年,这位传奇武术家与世长辞,享年82岁。
这群演员与武术大师的故事,不仅让人追忆往昔,更令人唏嘘他们在生命中的不期而遇。
发布于:福建省科元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